• 比特币是通过全球联网共同解码的计算机运算后,按照对应算力发行的一种虚拟货币。天文数字的计算量要求庞大的机房和高额的电费开销,而拥有丰富水电资源的四川横断山区就成了比特币淘金者最好的选择。在四川阿坝某水电站办公楼旁,一间蓝色板房特别显眼,这就是比特币的“矿场”。
  • 在大学学土木工程的藏族小伙坤哥就是这样一名“淘金者”,他目前是小金县某水电站的“矿场”管理员。而所谓“矿场”,其实不过是一间搭建在水电站办公楼上的板房。板房里550台超高计算能力的“矿机”昼夜运转,一天能“挖”到2.5个比特币。
  • 在比特币最初兴起的几年,人们只要有一台电脑,一块显卡,再下载一个程序,便可以“挖矿”。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计算机算力提升,难度也随之提高,淘金者们不得不在“矿机”上追加新的投入。坤哥矿场里原本住人的宿舍间已经堆满了“矿机”的包装盒。
  • “这行其实技术门槛很低。”坤哥的弟弟说,矿机的运行状况在手机app和电脑上都一目了然,遇到故障,无非是重启和更换电源,“再复杂一点的情况,就寄回厂家维修。”门槛低、利润高是吸引矿工们的最大动力。坤哥说,“传统行业的回本周期太慢了,比特币的话不到一年就回本了。
  • 不久后,坤哥所在的电站包括他个人都追加了投入,一批更高运算能力的新机器被运到了矿场,陆续替代掉了已经显得过时的机器。为了庆祝算力的提升,坤哥特意约上矿上“矿工”烤了一头羊来庆贺。直到2017年5月,坤哥打来电话说,“矿场又要增添设备啦!”